「台灣起司的第一堂課」撰文者:陳志東(獨立媒體工作者)
三月份食品工業研究所在苗栗飛牛牧場舉辦「台灣推動起司產業發展論壇」,會中大家很訝異的發現,原來我們以為起司很發達的日本北海道,其實也是因為碰到乳業危機,20多年前才開始推動起司產業,並因乳製品的多樣發展,讓每頭乳牛產值增加7倍,也讓飲食文化變得更寬廣。
面對紐西蘭牛奶來台免關稅對酪農的衝擊,推動起司、奶油、優格這些乳製品的多元發展與人才養成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如何讓消費者正確認識起司與乳品,所以,台中Dida乳酪職人工坊、上下游創辦人馮小非,還有我,決定一起合作推動「台灣起司的第一堂課」。
從最最基礎開始
到底牛奶怎麼變成起司?沒親眼看過那流程,真的很難想像。而多數餐廳裡的起司美食或教學分享,大多缺乏有系統介紹起司入門課,不是講太淺, 就是講太深。
所以,我們規劃的這堂「台灣起司的第一堂課」,會從最最基礎的牛奶怎麼變起司過程談起,從酪農養牛端開始,再由淺到深介紹新鮮起司、熟成起司跟再製起司的差異。而所謂生乳、鮮乳、乳清、藍黴起司、白黴起司、硬質起司、軟質起司、瑞可塔、高達、莫札瑞拉、帕馬森、卡門貝爾、布里、布拉塔、哈魯米….這些起司名詞到底什麼意思?差別是什麼?又要怎麼吃?並同時會讓大家試吃6款不同類型起司以瞭解其差異,再後續談到台灣酪農業的現況與問題。
沒有要行銷商品,沒有要創建什麼商機,只是非常單純的想讓大家知道起司真的很好吃,而只有愈來愈多人懂得如何吃,這個飲食文化才有機會在台灣扎下根基,台灣的酪農與乳業才有機會透過這次危機進一步升級。
從台中先開始
初期我們計畫每個月辦理兩次,固定都每月第一跟第三個週五的晚上18:30~20:30,地點選在台中Dida乳酪職人工坊(台中市西區五權西二街102號,美術園道附近)。七月和八月開始在台北舉辦,再陸續推廣到其他縣市。
課程主要由Dida的Brenda馮淑惠為大家做有系統的起司知識介紹。Brenda是因為老外先生亨利喜歡做起司,為了支持,政大學霸的她最後放下工作,全力支持一起合作開了Dida,並特別前往美國與法國取得美國乳酪協會(American Cheese Society)授證的乳酪專業師,以及法國Mons乳酪證書Cheese Monger Training等證照。
我與上下游創辦人馮小非則會適時補充目前台灣酪農業的現況與一些跟牛有關的故事。(順道一提,Dida馮淑惠與上下游的共同創辦人馮小非是親姊妹)
每次提供5個名額給動科系學生跟餐飲業者
這堂「台灣起司的第一堂課」包含2小時課程與品嚐6款起司,售價1050元。其中每場均提供5位免費名額,歡迎有興趣的動科系學生、非營利組織成員、酪農與相關產業、主廚暨餐飲業者、媒體或Youtuber、KOL參與,沒有報導或需要採購的壓力,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有機會有系統的認識起司。
在這初期的入門課之後,我們更希望未來可以有機會,促成乳協或食品工業研究所或相關單位,能夠引進國外專業起司品鑑訓練課程,或是乳酪師養成課程,進一步提昇台灣起司專業度。所以非常希望有興趣一起推展的單位或酪農來參與,讓共同合辦的單位名單愈來愈多,大家一起打團體戰讓酪農圈與乳酪圈共好。
7月份的開課日期為7/4(五)與7/18(五),時間:18:30-20:30
地點:食寓森鄰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222巷2號(距離捷運科技大樓站步行約10分鐘)
8月份的開課日期為8/1(五)跟8/15(五),時間:18:30-20:30
地點:自煮生活(位於台北松山火車站3樓蔦屋書店內)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11號3F
訂購方式:線上報名,將本產品加入購物車,選擇付款方式,再選「門市自取-台北」即完成
課程注意事項: 1. 主辦單位保留舉辦與否及異動的權利 2. 採取事先繳款報名,訂單付款完成始列入課程學員名單 3. 退費標準: (1) 開課前7天前取消預定,扣除手續費$100後全額退 (2) 開課前7天內(含7天)取消預定,恕不退還也無法轉為其他課程,但可轉為其他學員前來參加 4. 產品照為示意,當天實際品嚐起司會依季節不同變化